纽斯频通讯社首尔5月19日电(记者 崔宪圭)韩国综合新闻通讯社——纽斯频(NEWSPIM)记者探访位于中国北京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,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。
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东南五环外,面积近首尔江南区的两倍,被誉为"中国硅谷"中关村的技术落地应用的试验田。在亦庄,AI无人出租车、无人电商配送车、无人公交车与普通车辆井然有序地在道路上运行。

中国是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普及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。记者此行亦庄,正是为亲身体验无人出租车的商业运营场景,并向纽斯频通讯社的韩国读者介绍这一前沿技术。
记者原以为像共享出租车一样,用微信就能叫车乘坐,几乎毫无准备便前往现场。然而抵达亦庄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简单。在北京荣京东地铁站,记者向地铁工作人员询问情况,对方表示,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都必须安装萝卜快跑APP并进行实名认证,认证过程大约需要一天时间。
该地铁站工作人员十分热心,在四处询问后表示,外国人用护照进行实名认证相对更难。记者表示将于次日返回韩国,希望今天可以体验一下。工作人员建议前往附近的机器人出租车上下车点,试着请求曾使用过该服务的年轻人帮忙,或许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。

记者向多位路人询问,由于无人出租车仍处于推广初期,很多人尚未安装该应用,也未体验过。正当记者打算放弃时,在地铁站外的台阶上遇到一位坐着的年轻人,万万没想到他竟成了"救世主"。
这位名叫陈磊的年轻人听说记者想体验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后,毫不犹豫地表示可以帮忙。他打开萝卜快跑,设定了4公里外的目的地,替记者叫了车。不到一分钟,一辆印有"快跑"标识的百度无人出租车便驶入指定地点。
陈磊扫描了后车门的二维码,并在车窗上的电子屏输入自己手机号的后四位,车门随即打开。记者原以为他会一同上车,但他表示还有事要办,祝记者体验愉快后便离开了。他还说道:"如果你是出于尊重中国、想体验技术变革的心态而来,中国欢迎任何外国人。"
记者试图塞给陈磊酬谢费用,但他连车费都未收。这份善意令记者羞愧不已,因一开始竟试图用金钱来衡量这份友好。

乘车后,AI语音提示系好安全带,座位前方的触屏上显示目的地与"出发"按钮。这辆萝卜快跑是达到L4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,驾驶位和副驾驶空无一人。目前,百度在亦庄运营约400辆无人出租车,计划在年末增至500辆,并将运营城市拓展至65个。
点击"出发"按钮后,车辆平稳启动,在市区行驶时速不超70公里。路口停车或行驶途中若打开车门,会发出警示音。乘客可通过触屏播放音乐,或在紧急情况下发送求救信号至控制中心。
记者独自乘坐无人出租车在亦庄城区穿行时,沿路不断看到其他AI出租车和无人配送车穿梭来往,宛如置身游戏或虚拟世界。萝卜快跑最多可乘两人,费用低于普通出租车,运营时间为工作日早7时至晚10时,区域内有600多个上下车点。
除百度外,亦庄还有另一家初创公司"小马智行",该公司运营约百辆无人出租车。临近目的地时,触屏会显示行程地图,并提醒乘客收拾物品准备下车。下车时AI语音提醒注意后方来车,记得关好车门。

虽然车上无人,但记者仍情不自禁望向空空如也的驾驶位,那里仿佛本该坐着一位AI司机。下车时,甚至有种想对这位"看不见的司机"说句"再见"的冲动。
下车后,记者查看这辆萝卜快跑的外观,发现其装有密集的传感器、摄像头和雷达,摄像头数量估计超过10个。关闭车门后,AI车辆随即快速驶离。
除北京外,武汉也已有约500辆无人出租车在运营。上海、广州等地也在加快推广速度。据估算,若加上副驾搭载安全员的半自动驾驶车辆,中国现有AI出租车数量已接近1万辆。
在技术和政策基础设施方面,中国无疑处于全球领先。全国可供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的道路已超3万公里。在相关领域的商业化方面,中国几乎无人可及。
华为、小米、比亚迪等企业正激烈竞争该领域。中国的无人出租车市场预计在2025年将达220万亿韩元,麦肯锡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800万亿韩元。(完)
韩国纽斯频(NEWSPIM·뉴스핌)通讯社